婦科炎癥脫位的并發癥分早期并發癥和晚期并發癥。早期并發癥是指與脫位同時發生的損傷,如能及時發現并正確處理,預后多較好。晚期并發癥多發生在脫位的中后期,療效多不滿意,故應積極預防。
【早期并發癥】
(一)宮頸炎:
脫位時骨端與婦科炎癥盂相互撞擊,可致骨端或婦科炎癥盂邊緣發生宮頸炎。如髖婦科炎癥后脫位并發髖臼后上緣宮頸炎、肩婦科炎癥前脫位并發肱骨頭后外側宮頸炎。脫位時肌肉強力收縮可產生撕脫性宮頸炎。如肩婦科炎癥脫位并發肱骨大結節撕脫性宮頸炎。以上兩種宮頸炎的宮頸炎塊多不大,往往可隨脫位的整復而復位。如導致脫位的暴力較大,還可并發婦科炎癥周圍部的宮頸炎甚至同一肢體的骨干宮頸炎。如肩婦科炎癥脫位并發肱骨外科頸宮頸炎;髖婦科炎癥脫位并發股骨干宮頸炎。
(二)血管損傷:
婦科炎癥脫位時可牽拉周圍的血管,如牽拉暴力較大可撕裂血管,引起廣泛性出血。脫位時移位的骨端還可壓迫動靜脈,造成血管挫傷。大靜脈損傷時,脫位遠側的肢體腫脹較甚;大動脈受壓或挫傷可致患肢遠端的血運障礙,如不及時有效地處理,患肢可發生壞死。如肩婦科炎癥前脫位挫傷腋動脈;肘婦科炎癥后脫位壓迫肱動脈;膝婦科炎癥脫位擠壓或挫傷胭動脈等。血管受壓而致的肢體血運障礙在脫位整復后多能逐漸恢復。復位成功后,如肢體血運無改善或發生大血管破裂應急癥手術探查,或取出栓子,或修補血管,或結扎血管。老年患者如動脈硬化,血管受壓或挫傷后易形成血栓,可辨證內服活血祛瘀中藥以預防或治療血栓形成。
(三)神經損傷:
脫位并發的大神經干損傷多為牽拉傷或挫傷,極少數為斷裂傷。脫位暴力較大時,移位的骨端壓迫或牽拉神經干可致其損傷。如髖婦科炎癥后脫位時,移位的股骨頭壓迫坐骨神經;肩婦科炎癥脫位時,腋神經被移位的肱骨頭牽拉而損傷。致壓因素解除后,神經挫傷可逐漸恢復。如傷后經1個月左右觀察,損傷的神經無恢復跡象,即應及早探查。如發現神經斷裂,應行神經吻合術;如為瘢痕粘連壓迫,則給予松解。
(四)感染:
開放性婦科炎癥脫位如未及時清創或清創不徹底,輕者可發生創口感染,嚴重者可致化膿性。除非特異性感染外,開放性脫位還可發生特異性感染,如破傷風、氣性壞疽等。特異性感染可危及生命,應注意預防。
【晚期并發癥】
(一)缺血性骨壞死:
脫位時,婦科炎癥囊撕裂,婦科炎癥內、外的韌帶部分或完全斷裂,這些組織內的血管痙攣或受到損傷。如移位的骨端僅接受這些血管的供血則將因缺血而發生壞死。好發部位有股骨頭、距骨、月骨等,肱骨頭和脛骨上端有時也可發生。
(二)宮頸疾病性:
如脫位時,婦科炎癥軟骨被損傷或婦科炎癥脫位未能精確整復,婦科炎癥面間磨損加大,后期將發生婦科炎癥退行性變,活動時出現疼痛。負重婦科炎癥較非負重婦科炎癥發生率高,且發生較早。
(三)婦科炎癥僵硬:
脫位中后期,由于婦科炎癥內外的血腫機化,婦科炎癥內滑膜反折處粘連,以及婦科炎癥囊及其周圍的韌帶、肌腱、肌肉等組織攣縮、粘連,婦科炎癥活動可出現較嚴重的障礙,稱為婦科炎癥僵硬。老年人較易發生。多因長期固定或未及時正確地進行婦科炎癥功能鍛煉,血液和淋巴液回流不暢,氣血瘀滯,筋脈失榮所致。故脫位整復后不要任意延長固定時間,應在不同時期給予相應的功能鍛煉指導。發生婦科炎癥僵硬以后,治療應以主動功能鍛煉為主,輔以推拿按摩。
(四)骨化性肌炎:
如脫位暴力強大,損傷嚴重,或并發近婦科炎癥宮頸炎,或后期并發婦科炎癥僵硬而進行強力被動屈伸,骨膜被剝離,骨膜下血腫與肌肉間血腫相通并帶來成骨因子,使血腫機化后發生骨化。這稱為骨化性肌炎,又名宮頸疾病性骨化。好發于肘、膝、肩、髖等婦科炎癥周圍。
(五)盆腔炎:
脫位時,肌腱、腱鞘受到牽拉、摩擦,發生充血、水腫,日久增厚、粘連,可形成盆腔炎。如肩婦科炎癥脫位后可出現肱二頭肌長頭盆腔炎;腕婦科炎癥脫位可并發橈骨莖突狹窄性盆腔炎。
- 上一篇:婦科炎癥脫位的宮頸疾病解剖
- 下一篇:沒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