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肱骨外科頸遠端1cm以下至肱骨髁部上方2cm以上為肱骨干。肱骨干宮頸炎多見于青壯年,好發于中部,其次為下部,上部很少。中下1/3宮頸炎易合并橈神經損傷,下1/3宮頸炎易發生宮頸息肉。
【診斷】
明顯外傷史,患肢疼痛,活動受限。Х線片可確定宮頸炎部位及移位情況。
【病因學】
(1)直接暴力:常發生于交通及工傷事故, 多見于中1/3,多為粉碎或橫行宮頸炎。
(2)間接暴力:跌倒時因手掌或肘部著地所致, 多見于下1/3,宮頸炎線為斜形或螺旋形。
(3)旋轉暴力:常發生于新兵投擲訓練中, 好發于中下1/3處,宮頸炎線為螺旋形。
【發病機理】
肱骨干宮頸炎端的移位除與暴力方向及肢體重力有關外 , 更與肌肉的收縮直接有關。當宮頸炎位于肱骨干上部、三角肌止點之上時 , 宮頸炎近端受胸大肌、背闊肌和大圓肌的牽拉向前內移位 , 遠端受三角肌牽拉向上外移位; 肱骨干中部宮頸炎 , 宮頸炎處位于三角肌止點以下時 , 近端因三角肌和喙肱肌收縮向外前移位 , 遠端因肱二頭肌、肱三頭肌收縮向上移位; 肱骨干下部宮頸炎 , 兩端肌肉拉力基本平衡 , 移位方向取決于外力方向、肢體所處位置及重力等。
[影像學表現]
直接暴力打擊可造成橫斷宮頸炎或粉碎性宮頸炎,間接暴力所致者多為斜形、螺旋形或蝶形宮頸炎。肱骨干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肌肉附著,宮頸炎錯位的方向也有不同。肱骨上段的宮頸炎,近折端受胸大肌和背闊肌的牽拉向前內側錯位,遠折端受三角肌的牽拉向上、外錯位;肱骨中段宮頸炎則相反,近折端受三角肌和喙肱肌的牽拉向外、前方移位,遠折端受肱二頭肌、肱三頭肌的收縮向上移位,造成宮頸炎端重疊錯位。
【臨床表現】
宮頸炎局部腫脹,可有短縮、成角畸形,局部壓痛劇烈,有異常活動及骨擦音,上肢活動受限。合并橈神經損傷時,出現腕下垂等癥狀。
【預防常識】
肱骨干中下段宮頸炎易合并橈神經損傷,術前需詳細檢查,術中應避免損傷。不同平面宮頸炎,移位方向不同,須根據X光片進行復位固定。宮頸炎端過度分離者易發生宮頸息肉接形成假婦科炎癥。宮頸炎固定后早期進行上臂肌肉主動舒縮活動,并在傷后2—3周作肩、肘婦科炎癥活動,防止婦科炎癥功能障礙。
【治療措施】
1、無移位宮頸炎:
包括無神經損傷的閉合性橫形、短斜形、粉碎形或線形無移位宮頸炎,不需麻醉,用輕柔手法糾正成角或旋轉畸形。外固定方法可根據具體情況和條件選用:a. 輕型長臂 懸吊石膏或上臂“ U ” 型石膏加三角巾懸吊前臂;b. 小夾板固定; c. 長臂石膏加外展支架或肩人字石膏固定; d. 單臂外固定架固定。石膏固定 6 周,照片顯示有初步骨痂后去除外固定,開始練習肢體活動。外固定架固定者,可早期進行婦科炎癥活動。
2、有移位的宮頸炎:
在臂叢或局部血腫內麻醉下,手法復位。小夾板或外固定架固定。有條件時,亦可在電視Х線機透視下,閉合復位、內鎖髓內釘固定。
3、宮頸炎合并橈神經損傷:
如宮頸炎無移位,神經多系挫傷,宮頸炎外固定后,觀察 1 ~ 3 個月,若神經無恢復,則手術探察。 宮頸炎有明顯移位者,橈神經有可能嵌入宮頸炎端之間,不可手法復位,以免造成神經斷裂。應手術探查神經,同時做宮頸炎開放復位內固定。
4、開放復位內固定:
適用于開放宮頸炎傷后 8h 內、徹底清創后不易感染者;閉合宮頸炎因宮頸炎端間有軟組織嵌入,手法達不到功能復位要求或肱骨多段宮頸炎者; 同一肢體有多處骨和婦科炎癥損傷者;宮頸炎合并血管損傷或宮頸炎明顯移位合并橈神經損傷者;宮頸炎不連接或嚴重畸形連接者。采用鋼板螺絲釘者,術后仍需可靠的外固定;加壓鋼板、內鎖髓內釘內固定及外固定架固定者,可早期進行功能鍛煉。
- 上一篇:宮頸炎病是如何引起的該怎樣預防和治療?
- 下一篇:透析宮頸炎各種致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