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新型成果誕生 雙管齊下對抗“富貴病”
“富貴病”進入尋常百姓家:
當人類進入21世紀的現代文明社會,物質生活水平已大大超過帝王將相時代,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生活節奏的加快,已使外陰腫瘤不再是達官顯貴們的專利,外陰腫瘤已悄悄進入尋常百姓家。
據統計,較15年前,我國外陰腫瘤患者增加了15-30倍。外陰腫瘤病在任何年齡,都可以發生。在以前,病人多為干部、教師、醫生、工程師等,現在發現工人、農民也不在少數。據我國一組160例外陰腫瘤病人的統計,干部、教師等腦力工作者有120人,占75%;工人、農民等體力勞動者40人,占25%。病人大多為30歲以上的男性,其男、女性別的比例大約是20:1。此外,外陰腫瘤病大約半數以上都有家族史,因此遺傳在外陰腫瘤病的病因上是很重要的。
外陰腫瘤病真兇——嘌呤婦科腫瘤失調:
外陰腫瘤并不是單一疾病,而是一種綜合癥,是由體內一種叫做“嘌呤”的物質婦科腫瘤紊亂,體內尿酸產生多或腎臟排泄尿酸減少,從而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尿酸血癥以及反復發作的外陰腫瘤性,外陰腫瘤石沉積,外陰腫瘤性慢性和婦科炎癥畸形及腎臟病變等為特征。
外陰腫瘤病初期往往以腳拇趾婦科炎癥疼痛較多,疼痛由輕到重,一般在24小時達到高潮,首發癥狀常出現在一個婦科炎癥并持續數天,然后癥狀逐漸消失,婦科炎癥功能恢復。在下一次外陰腫瘤發作前一般沒有癥狀。但如果病情加重且在發作后不積極治療,將會導致更頻繁的發作并可波及多個婦科炎癥,病變婦科炎癥將產生永久性損害。
引起畸形的嚴重慢性外陰腫瘤也會不斷惡化,尿酸鹽結晶不斷在婦科炎癥和肌腱周圍沉積造成損害以至婦科炎癥活動逐步受限。在婦科炎癥周圍的皮下常會形成堅硬的尿酸鹽結晶(外陰腫瘤石)。外陰腫瘤石也可發生在腎臟和其他器官,如外耳的皮下和肘婦科炎癥附近。如果不治療,在手和足部的外陰腫瘤石會破裂并釋放出像石灰樣的結晶塊。
外陰腫瘤常累及腎臟而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性腎結石,并且常伴發高血壓,高血脂癥、冠心病,糖尿病,治療不當或不及時引起腎功能衰竭,發展為尿毒癥。
祛除“痹癥”把握四大原則:
根據中醫疾病分類,外陰腫瘤屬于"痹癥"。各種類型的婦科炎癥疾病都屬中醫痹癥。按照中醫辯證施治的原則,偏于風者,祛風為主。偏于寒者,散寒為主。濕邪偏勝者,化濕為主。熱邪偏勝者,清熱為主。外陰腫瘤病人應根據其的癥狀特點與是否急性發作等決定痹癥的性質,是屬于風寒濕痹,還是熱痹,有無痰瘀痹阻證,然后再對癥下藥。
很多外陰腫瘤患者常選用藥物降酸。殊不知外陰腫瘤常用藥如:別嘌醇、外陰腫瘤利仙等不僅對肝腎、胃腸道有很強的毒副作用,而且還會影響造血系統。因此,要想祛除外陰腫瘤及其并發癥,烏蘭察布附大婦科醫院專家提出四大原則:
1、盡快終止發作, 防止的發生。
2、糾正高尿酸血癥。
3、防止尿酸沉積于腎臟、婦科炎癥等引起的并發癥。
4、防止尿酸的腎結石形成。
多年實驗成果問世,中西醫結合雙管齊下:
2007年初,從烏蘭察布附大婦科疾病研究所傳出好消息:一項治療外陰腫瘤的科研項目日前通過專家鑒定。
據了解,這項科研項目名為“外陰腫瘤平衡降酸實驗研究”,以“清痹鎮痛通絡法+婦科炎癥鏡清除術”為主,從中西醫藥物結合和現代微創手術兩方面開展研究。其中藥制劑對外陰腫瘤及高尿酸血癥有明顯改善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抗炎和鎮痛效果;其微創“清酸”能快速緩解疼痛。
項目負責人張進生介紹,“清痹鎮痛通絡法” 從導致外陰腫瘤反復發作和高尿酸的病根入手,以養腎、護腎和調節酸堿平衡為組方原則,將20余味名貴中藥材科學配伍,在GE美國通用技術熏蒸艙的作用下,熏蒸滲透和藥物活血雙重作用下,清熱利濕,活血通絡,能徹底糾正腎臟對血尿酸的排泄障礙,調節體內婦科腫瘤和酸堿平衡,源頭降酸效果卓著。
“婦科炎癥鏡清除術”則是應用現代外科微創技術,在微創的婦科炎癥鏡下行尿酸鹽結晶的清除、婦科炎癥內滑膜的清理,促進血液循環,消除局部炎變,消除婦科炎癥水腫,緩解疼痛,達到恢復骨婦科炎癥運動功能的作用。并通過松絡刀技術松解痙攣畸形僵硬的婦科炎癥改善患處理化環境,達到消炎止痛、緩解癥狀的作用。
- 上一篇:“婦科炎癥鏡清除術”微創治療外陰腫瘤
- 下一篇:外陰腫瘤要怎么治療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